在7月23日舉行的上海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擴大會議上,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向全體代表報告了全面深化改革等四方面工作考慮及進展情況。其中,對于國資國企改革的進程介紹中,楊雄指出,下一步要實質性啟動國資流動平臺。這意味著,被視為下半年發展重點的兩大平臺,將會有實質性推進。
楊雄在報告中指出,國資國企改革正穩步推進,主要體現為三點:第一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第二是實質性啟動國資流動平臺;第三是建立健全企業分類監管體系。尤其針對第二點,楊雄指出,其中包括基本完成資產清理和整合;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穩健操作”的原則,將部分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國有股權逐步劃入平臺公司;按照市場化運作的要求,抓緊研究平臺公開透明運作的程序、方法和路徑,確保平臺規范運行。
事實上,在7月7日召開的上海深化國資改革促進企業發展座談會上,已經傳遞出明確信號。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在上述會議中指出,“要抓住關鍵,實質性啟動國資流動平臺。”韓正指出,要通過國資流動平臺,以公開、市場化的資本運作,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同是,通過流動平臺,使部分高度市場化和競爭性領域的國有企業,公開、透明、有序地實現國資退出。
據了解,上海國際集團和上海國盛集團已成為上海市確定的兩個國資流動平臺,目前任務是完成梳理和清殼,對旗下業務進行梳理后的處置,因為未來這兩個平臺重點在于流動,所以一些實體經營資產都要剝離歸入到能夠對應的位置,平臺以股權為抓手,讓平臺公司更好地發揮配置的功能,這種清理整合是縱向的。
國盛集團成立于2007年9月份,是經上海市政府批準設立的國有獨資的大型投資控股和資本運營公司,是上海市政府重大產業項目的投融資平臺。相較而言,國盛集團擁有更豐富的資本運作經驗,公司曾在上藥整合案例中,充當了現金選擇權的提供方,此外,去年下半年開始,國盛集團也進行了一系列動作,包括人事調整,以及旗下上海蔬菜集團與光明食品集團的聯合重組,還有旗下長江計算機與中電科聯合等等。目前,國盛旗下建材集團兩家上市公司耀皮玻璃(9.24, 0.00, 0.00%)、棱光實業(11.90, 0.00,0.00%)已停牌重組,據公告,國盛集團擬將所持建材集團股權予以掛牌轉讓,重組進展順利。
滬上金融國資平臺——上海兩大國資流轉平臺之一的上海國際集團也動作頻頻。今年6月,上海國際集團通報了下屬六家子公司將被劃轉至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標的公司包括上海國際集團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市再擔保有限公司等,均系非主業,此舉旨在聚焦回歸主業。在此之前,上海國際集團已開始了旗下金融資產的整合,包括上海信托股權并入浦發銀行(9.39, 0.07, 0.75%)、國泰君安收購上海證券,以及安信農業保險裝入太平洋保險[微博]等。